您所在位置: 组织架构 >> 公示文件 >> 新闻详情

桐柏县:以“十个一”推进信用修复“一件事”改革落地见效

发布时间:2024-11-19 | 来源:桐柏 | 专栏:组织架构

市场主体失信后,失信信息被归集公示于失信认定部门网站及业务系统和“信用中国”网站以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,由于修复标准不统一,部门修复结果不共享,造成市场主体需要“多头修复”。今年以来,为全面提高政务服务效能,推动高效办成信用修复“一件事”改革落地见效,桐柏县探索推行以十项“小切口”改革措施,着力解决失信市场主体“多头修复”问题,助推经营市场主体持续向好健康发展。

设立信用修复专栏,实现“一口受理”。在“信用中国(南阳桐柏)”网站开设信用修复专栏,一键链接至“信用中国(河南)”网站“信用修复一件事”专区,帮助申请人统一申请各类失信信息信用修复,实现“一口受理”。

入驻政务大厅综窗,实现“一窗通办”。推动信用修复“一件事”入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,接受失信主体信用修复申请资料,提供帮办代办服务,实现修复事项线下“一窗通办”。

设立信用修复专员,实现“一岗专办”。各失信行为认定单位指定专人作为信用修复专员,专门办理各类信用修复业务。同时加强对信用修复专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,确保专业高效完成修复工作。

拓展信用承诺应用,实现“一诺办理”。探索在行政处罚、经营异常名录等轻微失信领域,推行“承诺告知+容缺办理”模式,可以通过失信主体以书面信用承诺代替或容缺申请材料,实现快捷修复。

出具“信用修复”证明,实现“一证替代”。针对出现的失信主体在“信用中国”“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”等平台完成信用修复后,因社会信用服务机构未及时更新信用修复信息,相关失信信息仍在其平台上继续公示,企业在参加政府采购、招投标、银行贷款等过程中,在社会信用服务机构仍可能会查询修复过的失信信息在公示。为解决该问题,经失信主体申请,县信用办核实后,可出具《信用修复证明》,以证明失信主体已完成信用修复,并向社会信用服务机构函告及时更新信用信息。

设立“信用修复驿站”,实现“一站帮办”。在信用办设立“信用修复驿站”,实行“一单式”材料管理,全程提供帮办代办服务,帮助企业完整、准确地在“信用中国”提交修复申请材料,实现信用修复“一站式办理”。

处罚告知“三书合一”,实现“一并告知”。探索推进“三书合一”改革,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,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、信用合规建设指导内容,实现“一并告知”。

处罚信息“三色管理”,实现“一单尽览”。根据距行政处罚信息最短公示期远近和是否修复,定期梳理县域行政处罚对象名单,对处罚信息进行“红黄绿”三色标记:未到最短公示期的标记为黄色,已过最短公示期却未修复的标记为红色,已修复的标记为绿色。每月定期更新“红黄绿”标记信息,形成动态调整预警退出机制,通过电话等方式提醒标记为红色的失信主体及时进行信用修复。

加强跨域协调联动,实现“一次不跑”。对在其他县区被认定为失信主体的桐柏县企业,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与其他县区的沟通交流,建立协调联动机制,为企业在其他县区申请开具《准予修复决定书》《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申请表》或其他证明相关法定责任义务已履行完毕的材料提供便利,通过“电子材料多跑路”,实现“企业线下不跑腿”。

修复结果“三端共享”,实现“一次办好”。信用修复资料通过市级审核后,根据市级信用平台反馈,将其共享同步至县信用平台、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失信认定单位网站及业务系统,实现修复结果“三端同享”,修复事项“一次办好”。

通过推行十项“小切口”信用修复改革,实现了信用修复从修复告知到结果共享全链条闭环管理,有效提高了信用修复效率,彻底改变了“多头修复”的局面,极大地方便了市场主体。今年以来,桐柏县先后为2460家市场主体开展信用修复,其中移出经营异常名录2352家,严重失信企业名单信息修复89家,行政处罚信息修复19家。

据了解,下一步,桐柏县将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这一核心工作,持续深化信用修复“一件事”改革,全程跟踪问效,确保改革举措进一步落地见效,为经营失信市场主体提供更好的信用修复体验,切实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,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(张海盛)

桐柏 | 2024-11-19

请进行滑动验证

x